鎳基合金管的焊接產生氣孔主要是因為材料污染、工藝缺陷、保護不良和冶金反應。
1、材料預處理不足
焊件表面污染:
焊件坡口邊緣殘留油污、銹蝕或氧化皮(清理范圍需≥10mm),高溫分解產生氣體形成氣孔。
焊材管理不當:
焊條受潮或藥皮破損(堿性焊條需350-400℃烘干);保護氣體純度不足(氬氣純度應≥99.95%,CO?含水量≤0.005%)。
2、工藝參數與操作缺陷
?氣體保護失效:
氬氣流量過低(應8-15L/min)或噴嘴堵塞;焊槍角度過大(偏離75-85°夾角)或干伸長過長(>18mm)導致保護紊亂。
焊接參數錯誤:
電壓過高加速CO?分解產氣;焊接速度過快(熔池存在時間<3秒),氣體逸出不足。
3、冶金反應與外部環境影響
?氫氣孔(主要類型)
高溫熔池吸氫,冷卻時氫溶解度驟降96%,形成漩渦狀表面氣孔。
一氧化碳氣孔
冶金反應生成CO,冷卻時沿結晶方向殘留長條狀氣孔。
環境干擾
風速>2m/s未設擋風裝置,破壞氣體保護層。
4、設備維護缺失
導電嘴磨損(應每8小時更換)導致電弧不穩;
噴嘴飛濺物堆積(應每30分鐘清理)影響氣流分布;
氬弧焊槍鎢極伸出長度超限(應3-5mm)。
預防氣孔的三個措施:
①焊前處理→徹底清理坡口、烘干焊材、檢測氣體純度。
②過程控制→短弧焊接(弧長≤3mm)、控制層溫≤150℃。
③焊后修復→氣孔區打磨至缺陷完全清除,補焊預熱+50℃。